防治碘缺乏,專家提醒:為減少碘損失菜品出鍋時再放鹽
2020-05-12《川報觀察》記者石小宏
今年的5月15日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題是“衆志成城戰疫情,科學補碘保健康”。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境碘缺乏造成機體碘營養不良所表現的一組疾病和危害的總稱。它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導緻的流産、早産、死産、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到底是什麼樣的病?又該如何預防?就此,省疾控中心專家作了解答。
碘缺乏病是環境缺碘所緻,因此補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常用的補碘方法以食鹽加碘為主,其他方法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藥物及營養素補充劑、食用富碘食物等。食鹽加碘是 WHO 等國際組織推薦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為預防和控制碘缺乏病,WHO 等國際組織在全球推行普遍食鹽加碘策略。目前,全球有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食鹽加碘政策,至少 97 個國家和地區制定法律、法規或食品安全标準支持食鹽加碘。2012 年,我國頒布了《食用鹽碘含量》(GB26878-2011)标準,目前,我省執行的加碘食鹽濃度平均水平為 30mg/Kg。
因為加碘食鹽中的碘化物在潮濕、高溫和酸性環境下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轉變為分子碘揮發損失,所以在購買、保存和使用加碘食鹽時應該注意下面一些問題:首先,請購買小包裝和印有指定标識的加碘食鹽,一次購買的加碘食鹽不宜過多,存放時間不宜太長;第二,存放在陰涼、幹燥、遠離爐火的地方,最好避光保存;第三,為減少碘損失,菜品出鍋時放鹽。
長期以來,我省高度重視碘缺乏病防治工作。2010年全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2015年全省保持消除碘缺乏病。2018年全省實現以縣為單位碘缺乏病監測全覆蓋,2019年監測評估顯示全省繼續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态,人群碘營養水平總體适宜。2019年省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地方病防治專項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0年)》,組織實施地方病防治專項攻堅行動助力全省脫貧攻堅,明确了2020年全省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工作目标以及相關重點任務和組織保障。
外環境缺碘的現狀很難改變,如果停止補碘,人體内儲存的碘最多能維持3個月,因此要長期堅持食用碘鹽。我省将繼續鞏固實施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策略并持續加強碘缺乏病監測和健康教育等綜合防控,鞏固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成效。
小知識
一、碘是人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素
1.碘是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狀腺激素參與身體新陳代謝,維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進人體尤其是大腦的生長發育。
3.孩子大腦發育從母親懷孕就開始了。胎兒期和嬰幼兒期(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在胎兒期和嬰幼兒期缺碘,會影響大腦正常發育,嚴重的造成克汀病、聾啞、智力損傷等。
4.胎兒所需要的碘全部來自母親,因此,孕婦碘營養不足會造成胎兒缺碘。如果孕期嚴重缺碘會出現流産、早産、死産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對碘的需要量明顯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時補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會導緻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環境缺碘,造成人體碘攝入不足而發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總稱。我國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區的兒童中5-15%有輕度智力障礙(智商50-69個點),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嚴重影響當地人口素質。
8.碘缺乏病是可以預防的,最簡便、安全、有效的預防方式是食用碘鹽。
9.我國大部分地區外環境(水、土壤等)幾乎都缺碘,尤其山區、丘陵、河谷地帶、荒漠化地區和河流沖刷地區缺碘較為嚴重。外環境缺碘的現狀很難改變,如果停止補碘,人體内儲存的碘最多能維持3個月,因此要長期堅持食用碘鹽。
10.自2000年以來,我國完成的各類監測或調查(碘缺乏病監測、碘鹽監測、高水碘地區調查和高危地區調查)結果顯示,人群碘營養總體處于适宜範圍。
三、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食用碘鹽或碘攝入量增加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相關
11.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無論是否采取補碘措施,無論碘攝入量是增加、穩定或下降,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徑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為主。
12.相當一部分甲狀腺微小癌具有惰性進展特點,惡性度低,預後良好。患者要聽從臨床醫生要求,進行正确治療或跟蹤觀察。
13.甲狀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發現,可能陪伴終身。據很多發達國家的屍檢報告,生前未被發現的甲狀腺癌患病率高達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14.有研究提示,當前甲狀腺癌的“流行”部分歸因于甲狀腺篩查,并與高分辨率B超的廣泛應用而産生的對隐匿癌或微小癌的過度診斷相關。